针灸一科拥有一支中医功底扎实、针灸技术过硬的专业人才队伍,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5名,其中博士研究生3名, 硕士研究生4名。科室有王丕敏省级名中医工作室,以老带新,守正创新,形成以针刺、艾灸为主,有机结合手法推拿、中药口服、刮痧、拔罐、新九针、小针刀、埋线等多种治疗手段,在传统疗法的基础上,采用醒脑开窍、调神温经通督、分期疗法、腹四穴温针灸结合面部提捏推筋、调神解郁等特效疗法,对脑中风引起的偏瘫、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顽固性面瘫、肩周炎、网球肘、骨性关节炎、头痛、失眠、眩晕、肥胖、更年期综合症等多种病症疗效显著。灸疗开展铺灸(督灸)、麦粒灸、隔姜灸、隔姜温针灸膏摹、脐灸等各种灸治特色疗法,治疗和预防多种临床病证;院内首创三伏灸、三九灸以及节气灸等特色时间灸疗手段,温阳补虚、畅达气血、扶助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拥有颈椎牵引理疗仪、腰椎牵引床、电脑中频经络通治疗仪、微波治疗仪、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等理疗设备以更好地满足临床治疗需要。
针灸一科在颈腰椎病的治疗中,采用调神、温经、通督三步法,综合治疗,提高临床疗效,必要时配合艾灸、穴位贴敷,中药辨证施治,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调神、温经、通督三步法”作为我科针灸特色治疗方法,通过多年实践,其在颈椎病的治疗与预防中具有显著疗效,健康促进、医疗资源节约、文化传播等多个方面具有极高的社会效应。针灸通过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和预防复发,帮助患者恢复劳动能力,提升社会生产力。作为低成本的疗法,针灸有效减少药物依赖和手术需求,节省个人与社会医疗开支,缓解医疗系统压力;强调整体调节和预防理念,提升患者健康意识,推动全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其无创、安全的特点,缓解患者焦虑,提升就医体验,促进社会和谐。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中,采用“调神、温经、通督三步法”进行精准施治,将针刺、艾灸、推拿手法有机结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协同作用,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具有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较强的靶向性,优势突出,疗效显著。
调神治神贯穿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治疗、调护全过程。通过“以神调神”和“以针调神”相结合,能很好的消除精神情绪因素的负面影响,阻断“神”与“痛”的恶性循环,从而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温经即温针灸,既可以在局部产生温热效应,明显改善微循环状态,还能改善血液及淋巴循环,扩张血管,增加毛细血管及细胞膜的通透性,促进局部炎性渗出物的吸收,降低肌肉张力,具有消炎、消肿止痛、缓解痉挛的治疗作用。通督即推拿斜扳法,可有效纠正解剖位置的异常,松解粘连,调整功能紊乱的小关节。
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在辨证审因的基础上,结合病机特点,采用分期治疗,重视艾灸,患侧面部艾条灸,配合足三里温针灸,远道配穴为主要治疗手段,急性期面部少针浅刺,远道配穴,结合刺络拔罐,疏调经气;静止期、恢复期,沿用患侧面部艾条灸,配合局部经筋排刺,结合面部提推推筋治疗,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在“整体观念”及“经筋理论”的指导下,研究总结并创立了“腹四穴温针灸结合面部提捏推筋法”治疗顽固性面瘫,对于顽固性面瘫,采用面部提捏推筋结合腹四穴温针灸治疗,屡获奇效。
中风偏瘫科室采用醒脑开窍针刺,配合康复锻炼,结合艾灸、电针等,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肌张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我科治疗三叉神经痛不是通过抑制、阻滞破坏神经,使三叉神经失去正常的生理功能,以达到暂时止痛的作用,而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通过正念疗法、针灸与中药相结合,用标本兼治的治疗法则,疏通面部经脉,以达到祛风散寒、活血行气、清热泻火、宁心调神、通络止痛的目的。方法独特,止痛迅速,痛苦小,疗效显著,费用低廉,且无副作用。
我科采用针灸综合疗法治疗运动损伤侧重于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层面,可以缩短病程,治疗周期短,恢复快。运动损伤门诊,针对各类运动过程中出现的肌肉、韧带等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水肿,采用针刺、艾灸、拔罐、放血等治疗,疗效确切。
在大康复的诊治思路下,我们重视在针灸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康复理念、康复技术,并且与康复中心深度合作,提高改善筋骨关节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偏瘫、吞咽障碍等疾病的疗效,使患者更好的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在区域医疗合作中,参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提升中医药临床循证证据级别研究专项的《基于激光散斑的人体穴位微血流探测仪的研发》。
门诊电话:0351-8618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