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改革创新“新农民” 同心齐力共脱贫

发布时间:     来源: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     作者:党办

  2018年11月,经院党委研究决定,选派药剂科乔甲荣同志赴临县清凉寺乡大石吉村担任党总支第一书记。乔甲荣从医院药剂科的一名科员成为基层农村第一书记,面对重任,他毫不犹豫,整装前往,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大石吉村地处临县清凉寺乡大石吉村是个纯农业山村,距县城28公里,全村村民零散居住在四座山上,耕地面积2127亩,在册农户156户,共计506人。其中低保户人数26人,占总农户的17%。面对这样的情况,乔甲荣感到身上的担子沉重,压力责任大。在新的岗位上,面对与截然不同的工作内容、环境,他经常失眠,琢磨工作“近期要走访哪些农户,明天的工作计划是什么,下一步要为群众先解决什么问题”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摸清底数,夯实精准扶贫基础

  扶贫必先识贫,为了更好的解决“扶持谁”的问题,乔甲荣在驻村后,带领村干部,入户走访,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多形式的进行了村情调研。他在去年建档立卡的基础上,对2018年的精准扶贫对象进行了全面详尽的摸底排查,建档立卡贫困户,识别出新增贫困人口,列入帮扶名册。对摘帽的和拟新增的对象予以公示,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按照县扶贫办分配的任务,经村筛选、乡把关,确定了2018年要脱贫摘帽的贫困人口名单、帮扶措施以及帮扶具体目标。

落实责任,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

  乔甲荣将帮扶的农户与村干部结对帮扶,深入开展帮扶工作,制定入户帮扶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农户解决困难。

  扶贫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党的支持,乔甲荣在开展扶贫工作的同时,统筹兼顾,不忘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他带领大家学习党的新政策、新举措,并把学习和宣传工作贯穿于村里的工作,做好党的方针政策实践的推动者,让党的方针政策在农村用活用好,让群众开阔思维,得实惠,促进村党支部各项事业的发展。  目前,全村共有党员17人,村两委成员4人,小组长1人。在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共同配合下,他发动群众,发展党员,不断完善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乔甲荣到来后,为了帮助大石吉村民温暖过冬,跟院领导汇报后,医院党委书记夏耀林、副院长武登龙带队赴村向村民捐赠爱心物资。短短一周时间,医院职工积极响应,募集了成人衣物596件、儿童衣物200件、课外读物309册,以及五户五保户每户一份的米面油。在捐赠仪式现场,夏耀林代表医院党委向大石吉村党支部赠送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等党的书籍,推动村级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双丰收。

图为党委书记夏耀林代表医院党委向大石吉村党支部赠书

多措并举,着力解决贫困难题

  驻村后,乔甲荣深入农户,深入到田间地头,调查摸底,找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采取“总体推进、一户一法”的思路开展工作,摸清资源优势,积极谋划,扎实推进,主动与农户村民交朋友,公正耐心地处理各种纠纷,诚信待人,用热情真心打动他们,用实际行动感动他们。

  临县具有小米、小杂粮等农作物种植的地理条件,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要求,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和科技部门联系合作,寻求技术支持,因地制宜地打造具有当地农村特色的品牌农产品。

  虽然,大石吉村也实施了特色农业种植,但种植的一百亩黑小米至今没有销路,让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作为大石吉村的第一书记,想着怎样把老百姓的黑小米销售出去,他与春桂合作社积极沟通,最终达成合作事宜,合作社决定以高出市场价5毛钱的价格收购,然后进行深加工,通过电商等互联网等营销方式进行宣传销售,帮助老百姓销售农产品,形成脱贫致富的新产业。

  在新产业形成的同时,乔甲荣也意识到大力改善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生产力,推动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重要基础。他带领村民修建和拓宽田间道路,平整山地陡坡,使小田连成大田。和大石吉村两委一同制定第一书记扶贫资金使用方案,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为老百姓购买农机产品,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增产创收。

  为了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他向村委会提出建议,修建了公共厕所,提升了村民的文明行为,方便村民和外来人员如厕。他为村里争取资金,向临县城建局申请太阳能路灯18盏,修建了三百千瓦光伏发电站顺利竣工验收,实现村集体收入零的突破。

  站在山顶上,看着繁忙的春耕备耕景象,乔甲荣内心踏实而坚定,一路走来,酸甜苦辣,他感受到,扶贫工作必须务实,脱贫过程必须扎实,扶真贫、真扶贫,才能让脱贫成效真正获得群众认可。